? 可耐受強酸強堿、強腐蝕性、高溫高壓等反應條件
? 秒級實時響應,無需等待,及時給出分析結果
? 無需取樣和樣品處理,原位監測對反應體系無干擾
? 連續監測,快速確定反應終點,提示反應異常
化工/制藥/材料工藝開發和生產需要對組分進行定量分析。通常采用實驗室離線分析技術,樣品取樣至實驗室后,用色譜、質譜、核磁共振波譜等儀器給出各組分的含量信息。檢測時間長、采樣頻率低,不能滿足許多實時監測需求。
鑒知技術提供化學、制藥、材料工藝研發和生產的在線監測解決方案,可對反應各組分含量進行原位、實時、連續、快速的在線監測。
1、極端條件化學反應/生物過程研究
強酸強堿、高溫高壓、強腐蝕性、劇毒等反應條件下,一般儀器分析手段難以取樣或分析儀器無法耐受性質活潑的樣品,而在線監測光學探頭可經過特殊設計適配極端反應場景,是許多場景的解決方案。
典型用戶:新材料企業、化工企業、研究院所中極端條件化學反應的研究人員
2、反應中間體/不穩定組分/快反應的分析研究
短壽命、不穩定的反應中間體取樣后會發生快速變化,離線檢測無法對這樣的組分做分析。而在線監測可原位實時監測,對反應體系本身無影響,可反映中間體和不穩定組分的變化。
典型用戶:高校、研究院所對反應中間體研究感興趣的學者
3、研發周期緊張,注重時間成本的化學/生物工藝研發
由于在線監測的數據結果可實時連續給出,及時快速的揭示反應機理,大數據幫助研發人員理解反應過程,因此能顯著加快研發工藝的周期。傳統的離線檢測給出的信息少,結果滯后,研發效率低。
典型用戶:化藥、生物藥制藥企業工藝研發人員;新材料、化工企業研發人員
4、出現反應異?;蚍磻K點需要及時干預的化學反應/生物過程
生物發酵、酶催化反應等反應過程中,由于細胞、酶的活性易受到體系中相關組分的影響,因此實時監測這些組分的含量異常并及時干預對于維持高效反應至關重要。在線監測可實時給出組分信息,而離線檢測會由于結果滯后,取樣頻次有限而錯過干預的時間窗口,造成反應異常。
典型用戶:生物發酵企業、酶催化反應的制藥/化工企業、多肽、蛋白藥物合成企業研究及生產人員
5、規?;a中產品質量/一致性控制
化學/生物工藝的規模化生產中,為了保障產品質量的一致性,需要逐批次或實時的對反應產物進行分析檢測。在線監測技術因其快速、連續的優勢可以自動化的對各批次產品進行質量控制。相比之下,離線檢測技術因其流程復雜結果滯后,往往只能抽樣檢測,未被抽樣的產品存在質量隱患。
典型用戶:化藥、生物藥制藥企業工藝生產人員;新材料、化工企業生產人員
? 可耐受強酸強堿、強腐蝕性、高溫高壓等反應條件
? 秒級實時響應,無需等待,及時給出分析結果
? 無需取樣和樣品處理,原位監測對反應體系無干擾
? 連續監測,快速確定反應終點,提示反應異常
RS2000 | RS2100 | |||||
外觀 | ||||||
檢測通道數 | 1,單通道 | |||||
主機尺寸 | 375 mm(長)× 360 mm(寬)× 185 mm(高) | 496 mm(長)× 312 mm(寬)× 185 mm(高) | 375 mm(長)× 360 mm(寬)× 185 mm(高) | |||
主機重量 | 不超過 10 kg | |||||
探頭 | 標配1.3m非浸入式光纖探頭(PR100)和5m浸入式探頭(PR200-HSGL)各1個,可選配其他型號探頭或流通池 | |||||
軟件功能 | 1、在線監測:可對單通道信號進行連續實時采集,實時給出物質含量及變化趨勢,可實現反應過程中未知組分的智能解析 2、數據分析:可對數據進行平滑、尋峰、降噪、去基線、差譜等處理 3、模型建立:可通過已知含量的樣品建立定量模型;也可根據實時采集的反應過程數據,自動建立定量模型 | |||||
波長準確度 | 0.2 nm | |||||
波長穩定度 | 優于 0.01 nm | |||||
通信接口 | USB 2.0 | |||||
數據輸出格式 | spc標準光譜、prn、txt等格式可選 | |||||
電源 | 100 ~ 240 VAC,50 ~ 60 Hz | |||||
工作溫度 | 0 ~ 40 ℃ | |||||
存儲溫度 | -20 ~ 55 ℃ | |||||
相對濕度 | 0 ~ 90%RH | |||||
設備功率 | 50 W | |||||
預熱時間 | <5 min | |||||
通訊協議 | Modbus |
使用方式
RS2000/RS2100在實驗室有三種使用方式,三種方式所用的配件類型不同。
前一種方式使用浸入式長探頭深入到反應體系液面下,對各反應組分進行監測,依據反應容器和反應條件和體系的不同,配置多規格探頭;
第二種方式是使用流通池接出一條旁路連接探頭進行在線監測,比較適合于微通道反應器等類型的反應容器;
第三種是使用光學探頭直接對準反應釜的側視窗進行反應監測。
應用案例
新能源/氟材料
生物醫藥
精細化工